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五大谎言,八大忽悠!农资人别被骗了!

作者:admin | 时间:2024-10-11 17:39:38 | 阅读:130| 显示全部楼层
买肥料,施肥是最关键的一步。不过,现在市场上出售的化肥,又有谁能说得准呢?如果使用不合格的肥料,第二个季节就会绝收。
一些黑心的化肥公司,就是想尽一切办法,骗农民,让他们出更高的价格,让我们看看,他们是怎么骗农民的!

1.jpg


坑人的化肥


1、将尿素染色后,50元一袋的尿素,就成了100元左右的彩色尿素。
2、山寨产品,虽然是中国制造的,但愣是在正面打一个外国名字,比如俄罗斯,但却没有任何相关的信息。想到办法就是把10元的物品卖到50元。
3、含量不足,这是最大的骗局,包装上说,化肥的总含量是50的,但实际上,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化肥的实际含量连30%都不到,使用之后,效果会大打折扣。
上面只是比较低级的模式。高级的模式还在下面:
1.“游商”坑农
有些无良商家以“高科技产品”为幌子走街串巷。卖化肥、玉米种子、小麦种子、蔬菜种子等等,这样的“游商”,事实上,如果农夫朋友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里面有“猫腻”。

2.“低价”骗农
有些不法商家“挂羊头卖狗肉”,以“低廉”的价格出售同一种类的化肥和种子。但是,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

3.“专家”忽悠
这些年,有些村子里的“专家”,自称是“农科院”、“研究所”之类的,拿着农资去现场推销。而且他们所宣传的农资产品也未必能为农民带来好的收入。
4.“赠奖”设套
有些当地的经销商,将多年来积压的化肥和种子“改头换面”,做成了不属于“本品”的产品,并利用了“贪便宜”的心理,再买些实用的东西(如锅子、雨伞、雨衣等),来个“以赠品促销”,实际上是一种“羊毛出在羊身上”的伎俩。农民朋友买了之后才晓得“上当”了。

5.“名牌”下乡
这几年,一些部门为了利益,常常不负责任地出售评比“农资评奖牌”,扯虎皮做大旗,也有些“农博会”乱举办有偿评奖活动,只要生产厂家交上一定“现金”,即可被评为不同奖项的“名牌”。

6.“假广告”欺骗
现在,假冒伪劣的农资广告铺天盖地,让人分不清真假。农民朋友们不能被“广告”蒙蔽了双眼,即使他们每天都在电视上看到,也不能完全相信。不管他们的广告打的多厉害,他们的广告费用都是要投入到产品中的,所以他们的价格非常昂贵,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先试一试。

7.“托儿”演双簧
近年来,还出现了一批不法分子组团“骗钱”,扮演“托儿”角色,出面说事,或者当场买单。有的农户买了农资,该团伙就会随时组织逃跑,分赃。

8.“村干部”推销
有些农资企业,利用村干部的威信,向村民推销化肥、种子、农药,实际上就是向村干部行贿,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将自己的产品卖出去,但如果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他们就会跑路,到时候出了问题,他们也难辞其咎。

2.jpg


肥料行业的五大谎言

1、叶面喷施即可,不用底肥和追肥
目前,仅靠叶面追肥是不可能完全满足植株对养分的需要,叶面肥只能作为一种非常次要的追肥手段加以应用(占整个生育期施肥量不到5%)!施用氮肥、钙肥和铁肥是最常用的肥料。

2、生物肥里的骗子多
用有机肥料代替生物肥料。所有的化肥,都打着益生菌的标签,微生物化肥也有国家认证,而那些假冒伪劣的化肥,却打着“农肥”的标签。

3、水溶肥的乱象丛生
激素肥泛滥!一些农民使用的化肥在12小时内有效。可他的大棚西红柿,到了四月底就拔园了,人家的大棚西红柿,都是六月份才扒园!所有人要记得,大多数的激素肥都是有刺鼻味道的!

4、一次施肥,不用追肥
这一招被各种“忽悠团”和现在的小工厂所采用,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节省劳力、节省时间和金钱,宣传的重点围绕“只施基肥,不施化肥”。

5、骗术:“长毛”的肥料是添加了活菌的生物菌肥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及其个别的放线菌产品,常见生物菌肥在正常存储过程中并不“长毛”,常见“长毛”的产品是没有发酵彻底的有机肥,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产生了大量的有害真菌。

八大忽悠,把农民给害惨了!!
全国有无数家化肥企业,总有那么一些企业,不把心思用在提高肥料质量上,而是挖空心思炒概念,偷梁换柱赚大钱。作为农民,怎可不防?

忽悠一:偷马换马
利用农民对某些肥料的认可度如磷酸二铵等,创新白马非马论,蓟马也是马,起个三铵、四铵、五铵的名儿,偷换概念误导农民。
忽悠二:偷雀换雀
尤其是一些农村的农资商店,为了牟取暴利,推出了一种有机无机复混肥,虽然含量很高,但NPK的有效成分很低,作为一种复混肥来销售,比复混肥的价格还要便宜。
忽悠三:偷猴换猴
无厘头的整出一些连大师兄都弄不清的高大上文辞,什么进口纳米磁性剂、激活素、光能素、抗冻因子,防晒因子,长效因子等神奇的东东,可劲坑,不是所有的猴子都叫大师兄。
忽悠四:偷狼换狼
一些厂家却用二元肥冒充三元肥。明明只含氮磷两元素,却在包装上标注呈“氮:15,磷:15,铜锌铁锰等:15,或N-PK-Cl15-15-15”,给人三元肥的感觉,黄鼠狼也是狼?农民叔叔是好骗的?
忽悠五:偷蛇换龙
明明是条赖皮蛇,非得装上个角冒充龙。什么全元素、多功能、全营养、全作物、某某作物专用兼用一大堆。一块钱的东西贴上几个标签就成了几块钱的东西。
忽悠六:偷犬换犬
标注氮磷钾含量≥48%的肥,实际只有10%-24%的氮,商家每出一吨假货,至少可比卖正品多挣千元。良心都被狗吃了,柴狗卖出藏獒价。
忽悠七:偷虎换虎
劣质产品包装上打着“国家某部推荐产品”“某某质检所认可产品”的幌子,壁虎也是虎?
忽悠八:偷蚁换象
高仿尿素、二铵等数值品牌产品,实际以低含量充高含量、以其他低价肥料充高价肥料,甚至以本地货冒充洋品牌,模仿进口化肥商标或取相似名称等现象。
同时,也要提醒广大农户,在“免费午餐”面前要提高警惕,切勿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农民朋友要买农资产品,要看有没有合法的经营许可证,并要索取供货发票。同时,我也希望相关的相关部门能够尽职尽责,严惩违法行为!


3.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