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即农用药剂的简称,是关键的农业生产资料之一。根据1997年5月8日颁布实施的《农药管理条例》,在我国的法律框架内对农药有明确的界定:农药泛指那些应用于农业和林业领域,用于预防、消灭或控制各种病害、害虫、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的物质。此外,农药也包括那些专门用于调节植物生长或昆虫发育的化学合成物质、生物源物质以及其他天然物质。这些物质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复合制剂。农药的分类方式很多,今天我们来根据防治对象来为农药分类。
杀虫剂
1.拟除虫菊酯类:这类杀虫剂以神经钠离子通道为作用靶标,包括高效氯氟氰菊酯[/url]等。它们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适用于多种作物和害虫。 2.有机磷杀虫剂:这类杀虫剂是胆碱酯酶抑制剂,如毒死蜱、丙溴磷等。它们具有广谱的杀虫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毒性问题。 3.烟碱类杀虫剂:作用于害虫的乙酰胆碱酯酶受体,例如吡虫啉、噻虫嗪等。这类药物对特定的害虫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4.生物源农药:如苏云金杆菌和阿维菌素,这些通常被认为是环境友好型的杀虫剂,因为它们来源于自然物质或生物。 5.新型杀虫剂:包括异唑啉类、间苯二酰胺类、芳基吡唑类等,这些是根据特定的作用机制和结构类型开发的新品种。
杀螨剂
1.有机锡类:如苯丁锡,它们具有良好的触杀作用及胃毒作用,且苯丁锡还具备内吸及渗透作用。 2.甲脒类:这是一类较早使用的杀螨剂,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3.氨基甲酸酯类:这类杀螨剂也是常用的杀螨剂之一。 4.有机硫代磷酸脂类:这类杀螨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 5.苯甲酰基类:这类杀螨剂具有触杀作用。 6.吡啶类、噻唑类、噻嗪类、四嗪类、吡唑类、吡咯类、喹唑啉类、恶唑啉类:这些都是人工合成的杀螨剂,各有其特点和作用机制。
杀菌剂
1.保护剂:这类药剂主要通过抑制病原孢子萌发或杀死萌发的病原孢子来保护植物。常见的保护性杀菌剂包括硫酸铜、绿乳铜、代森锰锌、波尔多液、代森锌和百菌清等。 2.治疗剂:这类药物能够渗入植物组织内部,通过输导、扩散或产生代谢物来杀死或抑制病原,从而恢复植物健康。例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和春雷霉素等。 3.铲除剂:这类药剂能直接杀死已侵入植物的病原物。例如五氯酚钠、福美砷和石硫合剂等。 4.内吸性杀菌剂:能被植物叶、茎、根、种子吸收进入植物体内,具有治疗和保护作用。
除草剂
1.选择性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在不同的植物间有选择性,即能够毒害或杀死某些植物,而对另外一些植物较安全。大多数除草剂是选择性除草剂 2.灭生性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对植物缺乏选择性,或选择性很小,能杀死绝大多数绿色植物。它既能杀死杂草,也能杀死作物,因此,使用时须十分谨慎。草甘膦属于这类除草剂。一般可用于休闲地、田边与坝埂上灭草。用于田园除草时一般采用定向喷雾的方法。
植物生长调节剂
农药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用于调节和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它们能够影响植物的生长速率、开花、果实发育、成熟和其他生理过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赤霉素类(Gibberellins, GAs):用于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加产量。 脱落酸类(Abscisic Acid, ABA):用于抑制植物生长,促进植物的抗逆性。 乙烯释放剂(Ethylene Releasers):如乙烯利,用于加速果实的成熟和脱落。 生长抑制剂(Growth Inhibitors):减缓植物的生长速度。 生长促进剂(Growth Promoters):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细胞分裂素类(Cytokinins):影响细胞分裂和扩大,延缓衰老等。 酚类化合物:如萘乙酸,具有多种作用,包括促进生根、调节花期等。 其他调节剂:如多效唑、矮壮素等,用于控制植物形态和结构。
来源:天天学农 https://www.ttx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