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网
标题: 草原蝗虫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24-5-17 15:44
标题: 草原蝗虫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草原蝗虫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 下载次数: 3)
作者:曹成莲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 2021年第26期
曹成莲
蝗虫灾害是草原地区比较容易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而这种灾害是草原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生态学问题。近几年草原地区干旱少雨,草原地区植被进一步退化,沙化情况加重,成为了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拦路虎。而草原蝗虫灾害和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是有关系的。本文将分析草原蝗虫灾害发生的现状,阐明草原蝗虫的主要种类、发生蝗虫灾害的特点,从而分析草原蝗虫灾害产生的根本原因,根据问题提出相关的草原蝗虫灾害防治对策。
草原地区是我国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但是长期以来因为植被破坏、自然干旱等原因,天然的草原环境出现了明显的退化和沙化,草原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而这为草原蝗虫灾害的诞生提供了基础条件。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很多草原地区都因为蝗虫灾害遭受严重破坏。比如2001-2002年,我国 内蒙古地区的草原蝗虫灾害就大面积爆发过,其危害程度更是历史罕见的。再如2004年, 青海省高寒干草原区发生大面积蝗虫灾害。据统计,草原蝗虫发生面积达1253.67万亩,危害面积达540.22万亩。主要危害地区分布在黄南、海南和海东地区的高寒干草原区,其中最严重的虫口密度高达125头/平方米。由此可见,草原在大规模蝗虫的破坏下,草场环境必将遭到严重破坏,草色一片枯黄,这严重影响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也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因此,蝗虫灾害成为了草原地区重点防治的自然灾害之一,被列入了草地科学和草地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战略性任务。
一、 草原蝗虫灾害产生的原因
1、 自然因素
首先,草原地区草场的退化与蝗虫灾害的形成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我国的草原地区大多处于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其承受农牧业利用活动的压力、强度和反馈能力是有限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非常脆弱的。实践也多次证明,过度的放牧、过度的采药、过度的开垦等都会导致草原环境出现沙化和退化。而草场环境的恶化将导致草原蝗虫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高。仍然以蝗虫灾害为例说明,在草场退化严重的地区,蝗虫的数量会急剧增多。由此可见,草场环境的恶化是蝗虫自然灾害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气候原因也与草原地区蝗虫灾害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气候异常也会影响蝗虫的数量和种类,而纵观蝗虫发生的环境,可知蝗虫灾害多发生在气候干旱的时候。
2、 人为因素
人们盲目的开采草原,违背了草原发展自然规律,导致草原地区蝗虫灾害的产生频率增高。而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近几年,仅仅只是几年时间,不合理的种植导致草原地区土壤肥力下降,导致草原土壤沙化和风蚀。另外,部分地区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载畜量,大量打造人工草地和畜牧业饲料作物地。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我国草原地区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给了蝗虫可乘之机。
二、 草原蝗虫防治对策
1、 做好草原地区的测报工作,加强对蝗虫的监控
对草原地区的蝗虫进行治理的关键在于掌握蝗虫生物学特性和消涨规律,做好主要蝗虫灾害地区的监测预报,及时准确地播报蝗虫灾害发生的时间、数量、种类和危害,为蝗虫灾害的预防和治理赢得时间,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
2、 加强草原管理和建设,改善草原生态环境
草地生态环境的平衡影响着蝗虫灾害的发生,因此,必须彻底落实草原管理的相关法律,遵守法律规章制度,完善草原生态环境,比如《草原法》《自治区实施(草原法)细则》以及其他的草原法律法规。总而言之,必须严格禁止草原滥垦滥伐,加快草原草地建设和人工草地建设,保证牧草的生长,阻止草原蝗虫灾害的发生,这一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治理草原蝗虫灾害的根本途径。
3、 加大对蝗虫的开发利用
应当加大对蝗虫的研究,研究制作人工或机械式的蝗虫捕捉器,收集草地蝗虫,开发蝗虫产品,比如将蝗虫有效转化为禽类的饲养添加剂。根据有关的资料显示,蝗虫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以取代进口的鱼粉,是非常难得的养鸡饲料。除此之外,蝗虫也可以作为人类的食品,而且同样是一种难得的营养食品。截至目前,已经有饭店将蝗虫作为自己的特色菜端上了饭桌,成为了很多人喜欢的美味佳肴。
4、 生物防治
世间万物,相生相克。蝗虫作为自然界的一种生物,自然也有天敌存在,因此,在草原蝗虫灾害治理方面,也可就此入手。举例说明,在草原蝗虫治理中,可以通过引进蝗虫的天敌:粉红椋鸟、昆虫痘病毒、绿僵菌、鸡、鸭﹑微孢子虫、人工散播麸皮毒饵等作为治理蝗虫灾害的有效措施。而随着多年来的研究实践,在草原中通过牧鸡、鸭的方式治理蝗虫灾害是非常可信的。
5、 建立隔离带
除此之外,草原地区蝗虫灾害的治理还可以通过建立隔离带来治理。比如在蝗虫迁入的必经之地投放大量的毒饵,以此为依据形成蝗虫灾害治理隔离带,以此阻止蝗虫大批量的迁入,降低蝗虫后续治理难度。另外,还有一种类似的治理方法,即在蝗虫孽生地进行治理是最为有效的蝗虫治理方式,这一方法要比被动截堵的方式更为有效。
综上所述,草地蝗虫是草原生态系统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生态灾害,必须经过大量的研究分析,找准蝗虫灾害发生的原因,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综合治理,从而有效地防治草原蝗虫灾害。本文从做好草原地区的测报工作、加强对蝗虫的监控、加强草原管理和建设、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加大对蝗虫的开发利用、生物防治、建立隔离带等方面入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较为详细的草原蝗虫治理策略。
(作者单位:813199 青海省贵南县林业站)
欢迎光临 中国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网 (https://cpco.cc/) |
Powered by Discuz! X3.5 |